头部左侧文字
头部右侧文字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老人菜地设计方案[菜地 设计]

作者:admin日期:2024-05-23 10:01:32浏览:41分类:资讯

  旧时的养老院或养老社区多推崇打造一个只有老年人的隔离区,虽然初衷是对老年人机体衰老的关照,便于集中看护和管理,然而却忽视了离开工作岗位老年人的真实需求,他们其实更希望生活在融洽的、多样的和具有交往功能的社会。

  随着经济发展,社会逐渐侧重对老年人机体康复和心理关怀的关注。在景观空间营造方面,需要从人性关怀角度出发,考虑老年人的交往需求,这些需求主要体现在安全无障碍的空间环境、易识别的环境引导,以及健身康复的功能塑造等。

  

图1:环绕的健身步道,材料、坡度、畅读等设计,基于无障碍并结合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,提供不同距离的健身环路

  

图2:就近化的坐憩空间,提供老年人交流交往空间,并沿边界设置一定数量的较为简单的健身设施,用于健身康复

  国外养老景观从居家阳台、花草庭园、益康庭院到健身公园,通常形成由内而外,自小而大的养老景观体系。这种多层级的景观空间配置,可以适应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,提供从个人休闲到群体交流的多重需求。

  

图3:利用附属阳台促进与自然的接触,方便不便行走的老年人活动

  

老人菜地设计方案[菜地 设计]

图4:利用风雨连廊连接不同建筑,促进邻里交流,局部扩展为交流平台

  适老景观的塑造应以不同的老龄状况区别对待,60到65岁是活跃期,65岁到74岁这个年龄段是一个自理期,后面是衰退期及关怀期,针对75岁前的老年人应更加关注其自身的憧憬,给予足够的空间预留,让景观习惯年龄,让空间服务于生活。

  一、利用景观要素促进老年人的五感

  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植物和传统生活元素,让老年人产生体验的愉悦感和收获感。如老年人通过触摸树叶和枝,听到潺潺水及其他的东西,提高了感官的触觉和听觉,老人看到人,自行车,狗等,获得了体悟生命和思维恢复的经验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景观层次方面,应偏向中、近景体验,大景观宜少,细致的微景观宜多。

  

图5:丰富多样的草木种植,相对于遮阴乔木,更贴近老年人的感官体验

  

图6:水、卵石、绿植的组合,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

  二、利用景观要素的调节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及互动

  老人的人际交往尤为重要,在景观设计方面,通过合理利用景观要素,使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更加便利。如将花园设置为开敞花园,老年人来到花园,不觉得是局限在一个花园,而会感觉比较有活力;如将户外座椅自由组合,老年人将会感觉随意,说话交流不太拘束。

  

图7:景观道路自然曲折,流线清晰明确

  

图8:室外遮阳伞、红木桌椅、国际象棋等元素,造就老年人的互动空间

  三、景观美感设计与适老化细节兼备

  如为了缓解老人起坐之间的膝部负荷,休憩角相关的座椅均设计双层扶手。高层扶手让老人坐下、站起时得以搭手借力,支撑体重,纾解膝盖压力,并挂靠手杖等辅具,而低层扶手则使老人坐下时手臂可以依靠,久坐不易疲累。

  

图9:平坦无梯级道路与扶手结合,绿植环绕

适老景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,人性化养老环境的营造,不应局限于无障碍设计之类的使用功能,不应以通用设计手法搪塞便了事,也不是配置些无障碍设施保证轮椅通行,就能标榜完全适老设计的。老人在动态衰退过程中,要求体贴身心的关怀服务,适老景观更应成为老年人回归本心的圆梦之所

  来源: 同砚养老观察